收紧房贷!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政府动真格了!
在楼市火爆的时候,抑制房价的唯一有用工具、短期可以见效的药方,是从收紧房贷入手抑制需求!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收紧房贷政策,其威力,可比之前BC省征收15%海外买家税的政策,大得多!而且,性质不同!
首先,小编告诉你房贷收紧后,可能会带来的五个潜在影响:
避免房市硬着陆拖累加拿大经济
IMF、OECD等国际组织曾警告加拿大房市可能迈向“硬着陆”,房市过热及家庭债务创下新高,将成为加拿大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近段时间加拿大政府已感受到高家庭债务带来的威胁,担忧房市泡沫破裂会造成所谓的骨牌效应,使加拿大整体经济受到冲击。这次收紧贷款政策,就是为了防止多伦多、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价格修正,减少给加拿大经济带来的骨牌效应。
加拿大央行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称,利率可能会再次上升,所有加拿大人应该确保他们仍然有能力支付贷款。现在,他们要拿出证明给银行看。
很多首次置业者会因无法满足要求而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贷款买房的加拿大人可能不能象之前那样容易借款了。首付在5%和20%之间的首期购房者,作为”高比例按揭者“,必须由抵押贷款保险进行备份,以保护银行机构免遭贷款者违约。
而且必须通过“压力测试”,这个政策不一定能限制外国买家炒房,但却有可能令加拿大普通工薪阶层“躺枪”。
成交量和房价“双降”
彭博(Bloomberg)预计,在房贷政策收紧后的第一年,房屋成交量至少会减少8%。
加拿大央行表明贷款收紧只是想要剔除那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买家少了,抢offer的情况就会减少,预计至少会有10%的成交量下降,以及5%的价格向下波动,希望借此打压过度活跃的房市。
催生“影子银行(Shadow-banking)”
加拿大五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难”可能适得其反,驱使无法获得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的人士,转为求助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是指一些信托、证券公司,以及相关的其他辅助企业。它们不是银行,但是组合在一起发挥了类似银行的收钱和放贷的功能。
房地产行业经济比重下滑
从2014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间,加拿大经济增长$42亿。而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是这个数字的3.5倍——$147亿。
自两年前全球原油价格到重挫以来,加拿大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靠银行借贷以及大温地区和多伦多地区火爆的房地产经济支持。
贷款政策收紧后的加拿大,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下滑。
房贷规模快速扩张正在扩大金融风险
近年来,房贷一直被加拿大银行界视为优质贷款项目,各大银行为了争夺此项业务展开恶性竞争,不断降低门槛,导致房贷规模成倍扩大。
联邦政府和加拿大金融监管协会(OSFI)指出:房贷业务“一枝独秀”的繁荣背后,是潜在的巨大风险。纵观温哥华地区和多伦多地区,6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个人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占全部购房总数的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系在金融机构身上。
低额贷款和高额贷款将一视同仁
从2016年11月30日起,低贷款价值比(low loan-to-value ratio)房贷的投保标准,将会与高贷款价值比(即贷款数额为房屋总价80%或以上)的投保标准一样严格。
《MoneySense》为购房者总结了当前的为房贷购买贷款保险的基本要求:
所投保的房产位于加拿大;
房价不超过100万;
首付必须满足最低要求:即所购房产的头50万部分,首付比例为5%,超过50万元以上的部分,首付比例为10%;
首付必须来自购房者的私有资产,包括购房者自己的存款储蓄以及来自直系亲属的礼金;
购房者每月与偿还房贷有关的全部支出不能超过家庭净收入的32%;
购房者的全部负债不超过家庭净收入的40%。
房贷风险主要在三个部分:
房贷利率风险
商业性住房贷款实行的是浮动利率,只要央行对贷款利率作出调整,借款人需要偿还的利息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加拿大未来将面临加息周期,贷款买房者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其负担将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而加大,一旦超过购房者的承受能力,违约现象就容易发生。
信用和抵押估值风险
为了抢占房贷市场份额,不少银行都降低了放贷门槛,放松了对个人信用情况的调查。而个人按揭买房的时间长达25年至35年,其间的不确定性非常大。
房价下跌风险
加拿大房贷的风险之所以迟迟未能释放出来,很大程度上与房价的持续上涨有关。快速上涨的房价不断吸引新资金入场。
但是,一旦房价下跌,人们对买房获利的预期降低,累积的风险就容易在瞬间释放出来。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政策收紧房屋贷款了吧?~